今年暑期,近千名在漳及返漳的高校、中学师生奔赴各地,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暑期文明实践行动。学生们通过深入各地乡村基层,开展学习新思想宣讲、教育关爱、法律援助、社会调查等各类专项文明实践行动,展现青春文明实践风采。
通过社会实践学习和成长
漳州广大师生以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为契机,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受教育、长才干、作贡献,厚植家国情怀,为助力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。
7月7日至8日,漳州城市职业学院“学前红烛”青年志愿服务队赴漳州芗城区浦南镇,开展以“探寻浦南文化根脉,助力乡村振兴实践”主题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,挖掘该镇松洲书院“崇文重教”精神对当代乡村教育的启示,并组织参观“开漳圣王”陈元光墓,结合闽台文化宣讲弘扬爱国爱乡精神。
7月份以来,闽南师大共组建各级重点文明实践队伍46支,奔赴漳州各地开展社会实践,通过实地参访、深度座谈,触摸产业脉搏,感悟创新精神。该校组建“数智世遗"暑假社会实践团,于7月1日在南靖县官洋村采用走访调研、实地考察等方法,开展乡村振兴调研、VR 数字场及导览建设等实践活动,用自身所学专业知识,助力乡村旅游,实现科技赋能乡村振兴。
为乡村儿童成长筑梦添彩
各青年学生志愿服务队伍积极聚焦乡村儿童成长,为乡村学校提供学业辅导、心理关怀、素质拓展、安全教育等多元化服务,充分发挥青年志愿服务者在乡村振兴中的生力军作用。
平和县“小先生,大课堂”七彩假期志愿服务项目采用“5+X”模块化设计,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引领,通过课业辅导、素质课程和心理健康引导,弥补乡村教育资源短板,赋能儿童全面发展。其中,由平和县爱心助学志愿者协会组织的队伍,通过整合本地返乡大学生、高校教育关爱团队等优质资源,课程包含基础课业辅导、核心素养课程。此外红色故事会、家乡文化探秘、科学实验课、逻辑思维游戏、趣味运动会、生活技能大赛等,破解农村儿童暑期“监管真空”“教育断层”等现实难题,缩小城乡教育差距。
漳州城市职业学院服务队在芗城区浦南镇开展“红韵润童心 漳迹引成长”多元教育实践活动。志愿者们通过“水仙花绘本共读”、教授闽南语童谣,增强文化认同;设计心理团辅游戏,关爱儿童心理健康;开设“非遗文化小课堂”,传授剪纸、书法、团扇绘制等技艺,让关爱、温暖与希望伴随乡村孩子们快乐前行。
聚焦实践为民惠民育新人
各学校紧扣“凝聚群众、引导群众、以文化人、成风化俗”的目标,持续推动文明实践工作提档升级。各暑期社会实践队队员们带着热情与专业,把知识、技能和文化送到居民身边,让这个暑假格外有意义。
7月6日至7日,漳州卫生职业学院“红医逐梦,医路引航”实践团兵分两路,深入漳州南靖、龙海、漳浦开展“三下乡”活动。团队集结医学博士、科技特派员等骨干力量,以红医精神为内核,构建“专精医疗+智慧助农+青年力行”服务体系。实践中,团队既筑牢精神根基,又深耕民生服务。团队走进龙海畲乡,沉浸式参观抢孤文化,宣讲政策与健康知识,以义诊和筛查拉近民族情感,让“中华民族一家亲”的图景在互动中愈发清晰。此外,团队聚焦产业帮扶,破解民生难题。
漳州开放大学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,创新“校内+校外”教育模式,持续深化社区教育服务,以“百门优秀课程进社区”为载体,聚焦居民实际需求,开展心理健康、法律普及、养生保健等主题讲座。旨在助力构建和谐社区心理支持体系,为社区居民提供开放便利、灵活多样的学习教育服务,助力营造全民学习的文化氛围。(漳州文明网)